6月24日,由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主办的“数据科学赋能区域发展:高校如何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生态”高端系列报告会在慎思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统计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齐聚同大,共同探讨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会长毛有丰,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丽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杜子芳,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二级教授艾明要,山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米子川,山东工商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王艳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杨贵军,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张维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唐晓彬等专家学者出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石凤珍主持会议。
毛有丰在致辞中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了数据科学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的趋势。他强调,高校亟须打破学科壁垒,将统计学前沿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动能,以“学科-产业-区域”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为应用型高校发展提供新思路。
姚丽英在开幕致辞指出,在数据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生态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山西大同大学要加强战略规划,以数据科学为引擎,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产教融合,致力于为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贡献“同大方案”。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磊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数据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成果,包括已形成的覆盖数学、统计、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群,以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刘有军重点介绍了“项目驱动、校企双导”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及其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成效。
会议特邀两位统计学界领军人物作专题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艾明要教授系统梳理了统计学从描述统计到大数据分析的发展历程,并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多场景的高效抽样算法,为海量数据处理提供了方法学支持。国家级教学名师、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张维群教授聚焦专业学位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课程-实践-认证”三维改革方案,并强调统计学与经济、人工智能等学科深度融合理念的重要性。

24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张卫国同与会专家团队,会同大同市数据局副局长王子明等政府代表,赴阳高县开展大数据产业创新实践调研。调研组深入考察了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与高速飞车试验基地,重点围绕大数据产业需求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展开研讨,旨在通过校、政、企三方协同,为构建区域数据科学生态圈注入强劲动能。

6月25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水鸿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数字经济研究院建设”“应用统计硕士点核验”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会上,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相关负责人就数字经济研究院建设路线图、应用统计研究生硕士学位点的建设进展等进行汇报。与会专家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产教融合基地的有效建设、导师队伍的考核与培训等应用统计硕士点建设的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文字:数学与统计学院 摄影:安嘉平 责编:赵鑫)